网站首页 beat365 理论宣讲 模范先锋 红色故事 重要论述 通知公告 实践团队 力行实事 人物纪实 原创作品 精品微课 经典影像

宣城广德:美丽乡村入画来 幸福指数节节高

发布日期:2023-11-10 浏览量:142 

央广网宣城2月9日消息(记者赵家慧 通讯员胡笑雪)白墙红瓦错落有致、通村道路平整宽敞、公园亭台古意浓浓,宣传墙画传播文明……沐浴在冬日的暖阳下,广德市桃州镇和平村溪东中心村“颜值”和“气质”并存。

“我们和平村一直把建设美丽乡村作为增进农民群众福祉的重要载体,希望通过打造美丽乡村,不断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。”和平村党总支书记樊胜燕告诉记者,如今的溪东,“美丽”必然是其最生动的注解,然而诉诸“美丽”,如此一个简单的字眼,却蕴含深刻内涵。和平村坚持文化引领,统筹推进,将溪东中心村建成为生态环境优美、村容村貌整洁、基础设施完善、乡风文明和谐的省级美丽乡村。

午后时分,村民陈祥有和几位老人正坐在溪东小公园里拉着家常。“现在咱们村里的环境比以前可真是好了不少,这种小公园在以前是根本不敢想的,现在不仅到处都干干净净,家家户户门口都还种上了花草,咱们住在这里,可比城里舒服多了。”对于溪东的大变样,65岁的陈祥有看在眼里,喜在心里。

桃州镇从美丽乡村建设伊始,就坚持全域理念,统一规划,整合资源,分步实施,整体推进,编制了《桃州镇和平行政村溪东中心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方案》。在规划基础上制定设计方案,科学确定村庄类型,并探索建立“多个渠道进水、一个龙头出水”的项目整合机制和“党委领导、村委主导、村民主体”的落实机制,明确建设重点和时序,注重保护村庄原有肌理,保留传统文化和特色风貌。

在美丽乡村的建设推进下,溪东中心村的村容村貌实现了蝶变跃升。以前,村里到处可见无功能房屋,垃圾也是主要靠风吹,房前屋后乱堆乱放比比皆是。自建设省级美丽乡村以来,和平村大力推进村庄整治,以农村厕所革命、生活污水处理、生活垃圾治理为重点,优化村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,总计拆除棚皮350平方,处置闲置空房1200平方,清理垃圾30余吨,旱厕改造8户,绿化面积2500平方,修建停车场2处,建设公厕1座,水泥路改柏油路650米。同时,和平村通过打造“小花园”“小菜园”“小庭院”,达到“增花、增绿、增特色风貌”的效果。让群众房前屋后的“一亩三分地”变成茶余饭后的“休闲之地”。

和平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,既注重“外在美”,又注重“内涵美”。

一墙一风景,一墙一阵地,漫步在溪东中心村,一幅幅精美的墙画映入眼帘。它们内容广泛、贴近群众生活,将一座座“冷冰冰”的墙体变成了传承文化的窗口、教育群众的阵地、美化家园的“活教材”。溪东中心村的法治长廊不仅是村民们闲暇时的休闲娱乐场所,更是弘扬溪东精神的“主阵地”。长廊外侧,一张张老照片见证着90年代村民自主修建溪东大桥时的艰苦画面,“自立更生、艰苦创业、团结协作、吃苦耐劳”的溪东精神通过法治长廊的集中展示,成为新时代溪东人、桃州人干事创业的动力源泉。

文章来源:网络整理  文章编辑:admin 

上一篇 : 农村宅基地能否转让